就在常州纳科被爆人去楼空、经营惨淡之时,另外一家企业也传来负面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晶圆代工行业人士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常州纳科并不是第一家被搁浅的项目,不久前宣布以6亿美元投资在北京林河工业区开土动工的阜康国际项目同样也因为资金不到位而出现问题。“事实上,阜康国际项目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该人士透露。
对于常州纳科的遭遇,另外一家晶圆代工企业人士则表示,完全属于“意料之中”。他指出,事实上,常州纳科已经是该市第二家陷于困境的晶圆企业。而这样的例子近年来举不胜举,宁波中宁就是以一具空壳告终。
尽管对于常州纳科还都不是非常了解,但两位受访者都称,在常州出现晶圆项目本身就有些奇怪,因此出现危机也合乎情理。“选址就有问题,这里没有人愿意来。”一位人士称,“而如果拉不到好的技术队伍,如何得到后续资金的支持?”
中国大陆半导体业、特别是晶圆代工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一股冒进的建厂运动。各地都在蜂拥上马。然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都还处于亏损状态,真正赚钱的企业可谓少之又少。
“主要是因为晶圆项目需要的投资巨大,而且在最初几年还需要设备折旧。”第一位受访者说,“建立一个新厂起码需要5亿美金的投资。”
“大陆晶圆厂的市场往往还与政府息息相关,典型的像HH-NEC的二代身份证项目。”
地方政府对建立新厂的热衷程度,也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据知情人士透露,某晶圆大厂在中国大陆的若干个新建项目就完全由地方政府牵头,包括资金、厂房,该晶圆厂只负责运营,实际上风险由政府承担,现在业界对此都三缄其口,如此大的项目都快建成了相关的报道却几乎没有。
然而许多人士都在担心,这一波的建厂浪潮下面是否涌动着另外一股暗流:机会主义者们想借机从出手阔绰的地方政府手中骗钱。“不得不承认,许多失败的项目都存着估计不足的原因,但这里面确实不乏许多机会主义者。”
屋漏偏逢连阴雨
另外,虽然中国本土IC设计企业已经开始起步,但其代工需求量远不足以满足目前大陆晶圆厂的庞大胃口。SMIC只是不久前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智多微电子已经成为其目前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客户事实上,几乎所有晶圆厂的客户大部分都来自国外。目前中国大陆企业创造的需求每年只有几百万片,仅HH-NEC一家的产能就足以完全消化。
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土晶圆企业还不注意产业健康发展而正被本土IC设计企业抛弃。复旦微电子技术总监李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一片繁荣景象的晶圆代工项目有些是具有玩票性质的资本。但是一旦看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得到回报,则会迅速甩卖或者退出。他承认,有机会主义者存在。
“在许多行业外人的眼里看来,半导体好像非常热闹,其实这里面很辛苦,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竞争和倾销现象。”他说,“再加上行业成本已经非常透明,企业利润下降的非常厉害,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压力都非常大。”
就目前来看,本土晶圆代工行业已经出现了发展后劲不足的现象。李蔚指出,同国内厂商的合作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复旦微电子在本土和国外晶圆厂的代工项目大致上五五分。“主要是国内很多项目需要支持。另外从长远来看,我们也需要在国内产业链上发展。毕竟这里沟通也方便。”李蔚表示,02~03年,国内晶圆厂刚起来的时候,合作还不错。
但是近两年这些企业的风格开始出现变化。“国内晶圆企业的人员流动率非常大。”他说,“我们在开发新工艺时需要长期的技术支持和配合,但是人员流动使得相关支持和服务的质量开始下滑。”
鉴于上述因素,李蔚透露,复旦微电子正在对上述合作进行调整和考虑,把较重要的产品交给国外晶圆厂来做。“本土厂家无论在技术支持还是在质量控制上与国外对手还是有差距的。”他说。
李蔚最后还指出,本土晶圆企业还存在着重量不重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