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从此开始进入一个加速增长的时期,2006-2007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发展进入高峰期,到2008年,由于产能转移速度的放缓,产业规模增长率开始逐步下降,但仍保持超过30%的增长速度。到2009年,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规模将达到1434.1亿元。目前,国外高级轿车的汽车电子车身电子系统多达50多个,国内中档轿车的车身电子系统只有6-7个,因此,在车身电子领域中国汽车电子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未来三年内汽车电子市场的发展对集成电路的需求将以年平均25%的增长率上升。用户对减少器件成本、缩小占位空间、增加电子系统密度有更大的需求.
许多厂家都在为此而努力,包括:Freescale、Philips、Vishay 、ST、Melexis、Infineon、Motorola、AMI、Microchip、Bosch、Fujitsu、Visteon等著名国际企业。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向汽车电子领域的渗透和发展。与此同时,外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也有了多元化的世界级的资源供选择,而且还反映出汽车业正向不同商业模式敞开大门。
值此中国汽车电子快速发展之际,第三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暨汽车+电子行业高层论坛“AES 2007”在上海隆重开幕。
此次,上海2007汽车电子论坛更加国际化和专业化,众多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制造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以及汽车电子制造商聚集AES 2007,包括: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丰田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PSA标志雪铁龙集团、Continental AG、Delphi、Bosch、AVL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等在内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与AES 2007汽车电子赞助商及参展商共同出席AES 2007高层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同时,与会专家还就中国汽车电子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
业界专家齐聚AES 2007,展开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大预测!
专家指出,目前,汽车电子技术正朝着两大方向快速发展,一是电子控制技术将逐步取代机械控制技术,二是节能环保安全为主的主动智能控制成为趋势。专家预测,汽车电子技术将朝着功能多样化、技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通讯网络化这四大方向发展。而发展重点将落在动力总成控制、底盘控制、车身控制、主/被动安全、汽车网络、通信系统、安全与防盗技术。此外,与会工程师还就汽车电子的最新热点技术进行了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技术,总线与网络控制技术,车载42V供电控制技术,以及车载信息系统都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
当谈到汽车电子关键技术时,大家普遍认为传感器、ECU、执行器、控制策略、总线技术、新型42V电源、以及汽车安全技术都是今后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传感器将朝着多功能化、集成化、智能化、微型化方向发展。ECU方面,16位和32位将成为设计人员的首选。而电磁和电动执行器将逐渐取代气动/ 液动执行器。控制策略方面,目前采用的是PID控制理论,今后将更多的采用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专家预测,未来5到10年内,以TTP/C和FlexRay为代表的下一代高速容错总线将取代高速CAN,从而改写当前LIN、低速CAN、高速CAN三分天下的格局。此外,现有的12V电源系统供电能力已无法满足下一代汽车设计中新增电子设备的需求,采用新型42V电源成为必然。汽车安全始终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自动避撞系统,能监视司机行为的安全系统,轮胎综合检测系统、自适应自动驾驶系统,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车身动态控制系统将毋庸置疑的称为新一代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集合了当前中国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现状,专家为中国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指引了重点突破的方向。
汽车动力与传动电子控制:先进的汽油机与柴油电控技术;代用燃料发动机及其控制技术;自动变速控制系统。
汽车底盘安全电子控制技术: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动汽车机电复合稳定性控制。
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多混混合动力汽车的多能源管理控制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的高压电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车身网络电子控制技术:以CAN/LIN总线应用为研究开发重点,对传统车身电子电器进行网络化控制改造。
汽车电子相关基础核心技术:车用数模混合及控制集成IC、导航SoC芯片、数字及模拟专用IP开发;与车载环境相适应的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核心技术(电磁阀、液压阀、高压喷嘴设计)。
汽车电子共性关键性技术:模块化的汽车电子控制软件;各种标准化的控制电路硬件;各种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开发工具。 与会专家还针对汽车电子的未来发展对国家提出了战略建议,专家指出:国家需制定相关战略,重点发展和扶持汽车电子产业;统筹规划、重点布局、联合攻关、分步实施;需要打破产学界限和企业间的封锁,组建国家级机官产学研联盟,积聚力量和资源;重点攻关产品技术,以产业化为目标;建造工程化产业平台,鼓励自主品牌主机厂参与,并积极试用和示范,促成成果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