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I Logic公司日前宣布已经完成了与杰尔系统公司(Agere)的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命名为LSI,并继续在纽约证交所交易。新的LSI公司为存储、网络和消费电子三大市场提供芯片到系统解决方案。不过,合并并不意味着这家老牌ASIC公司的变革之路已经完成,全新LSI公司将继续以市场导向和规模效应两大原则梳理现有的广阔产品线,其中消费电子业务还可能有较大调整。
2006年12月4日,LSI和杰尔宣布了一个最终的合并协议,在今年3月29日两个公司分别举行的股东大会上批准了这一合并。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前12个月两个公司合并后的销售额为35亿美元。新LSI在超过20个国家拥有大约9,100名员工,包括将近4,300名工程师。新公司拥有超过10,000个已获得和正在申请中的美国专利。新的LSI公司将为存储、网络和消费电子三大市场提供芯片到系统解决方案。LSI公司策略与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Phil Brace表示:“新LSI公司的Logo是一个火花,创新的火花,表明我们给业界带来创新的产品和技术。”
“创新的火花”这一全新Logo,表明LSI渴望重新焕发生机
目前LSI和Agere在总部层面已经完成合并,但由于法律和程序问题,全球各地分支机构的合并还没有全部完成,中国还是两套人员,预计还需要1-2个季度完成整合。但Brace强调说:“我们的中国策略不会有重大变化,亚太市场尤其是中国对LSI非常重要,从长期来看,我们在中国有两大战略,一是更多地投资于R&D,二是更多与本地公司合作开发技术。”无论是2006年底LSI发布合并消息,还是日前宣布完成合并,LSI都在第一时间内安排了高管和国内媒体沟通,表明了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合并将带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
Brace表示,LSI和Agere合并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规模效应是半导体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合并后有更多的资源投资于R&D;二是由于两家公司产品线互补,合并的协同效应可以带来新的市场;三是合并增强财务优势,可以节省成本和有更多的现金用于R&D和收购。他解释说:“合并的好处是,使得我们在网络和存储方面有足够的规模,拥有完整的产品线。随着研发费用越来越昂贵,没有规模,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持续投资于研发和开发下一代产品。合并后,我们每年拥有7.5亿美元的研发费用。”
虽然这种两家实力相当公司的合并充满挑战,但Brace对合并的成功充满信心。他表示:“我个人认为,很多合并失败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没有明确的策略,为什么要并购,并购后新公司要做什么没有明确;二是策略执行得不好。我们在这次合并中,非常小心,确保没有什么错误和闪失。”
他还强调,合并要取得成功,两家公司的文化必须能够融合。为此,LSI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合并的当天,Brace去了杰尔的总部,和杰尔的员工做了很多交流和沟通,他特别指出:“有些合并案子,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收购者是赢家,被收购者是输家,员工心态会出现变化。我们此次合并中,双方产品线重合不大,互补性很强。”
他还指出,合并后两家公司的产品线非常广,公司的管理层会不断评估产品和市场的走势,把产品线更目标化一点,可能会减少现有产品线,但前提是要保障对现有客户的服务。他举例说,2006年LSI出售了最后一家工厂,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买家必须在五年内一直支持LSI的客户,这就证明LSI不管是产品策略的转变,还是将来有什么变动,首先确保的是对现有客户的支持。
未来消费电子业务还可能有重大调整
仔细评估新LSI的三大业务,可以发现合并后其存储和网络业务已经非常强大,但其消费电子业务还显得稍弱,而且专注于某些策略性市场和客户。LSI的消费电子业务主要包括手机芯片和媒体处理器,前者的客户主要是三星和夏新等;后者包括用于DVR/PVR/STB的DoMiNo媒体处理器,以及用于娱乐产品的ZEVIO应用处理器。
由于多媒体和通信技术的融合,这两类产品今后可以发挥协同效应,但整体上还是显得稍弱,因此未来LSI可能会出售消费电子业务或者通过收购来加强这一业务。Brace也坦承这一点,他对记者表示:“你的评估是正确的,当我们谈到规模策略时,我们单独的消费电子业务没有足够的规模,支撑长期的发展。但是短期内,我们在手机芯片和媒体处理器方面都有不小的成绩,我们会继续投资于技术开发。当然,从长期来看,以后我们的消费电子业务还会怎么样做,我们管理层会不断评估,决定是卖掉或者是买新的技术进来。”他强调说,我们会不断评估这个市场,看哪里有更好的成长因素和投资机会。
新LSI公司的主要业务组成情况
事实上,LSI的消费电子业务一直发展不太顺利。LSI于2001年收购了一家非常有名的多媒体技术公司C-cube,但这次收购似乎并不太成功。Brace是2005年才随LSI公司现任总裁兼CEO Abhi Talwalkar一起从英特尔加入到LSI的两位高管之一,回首这段历史,Brace向记者分析了并购失败的原因:“2001年的时候,LSI是一家ASIC公司,当时认为消费电子需要很多ASIC,收购C-cube是为了做更多的ASIC业务,而不是为了建立长期的技术优势,事实上产业发展并不是如此。”
另外,他还指出,即使买了C-cube,LSI的消费电子业务还是没有足够大的规模。例如,LSI有一个客户Portalplayer,它主要给苹果iPod nano提供芯片,LSI和Portalplayer之间的营业额超过1亿美金,后来苹果iPod转而采用了三星的芯片,因此LSI就失去了1亿美元的生意,而当时LSI的消费电子业务合计才3.5亿美元。Brace表示:“失去一个客户,对我们冲击很大,因为我们消费电子业务没有足够的规模。接下来,我们必须将业务分散化,关注一些周边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看哪些有成长的机会。从研发角度上来讲,也必须把成本降低,为此我们在中国和印度都设有研发中心。”
“市场导向”的变革之路仍将继续进行
事实上,合并完成,也并不意味着LSI的调整和变革之路已经完成。自从2005年Abhi Talwalkar担任LSI公司总裁兼CEO后,这家老牌的ASIC公司就开始了大刀阔斧式战略调整,主要是两大策略调整:一是出售工厂,二是收缩ASIC业务,将LSI由一家技术导向的ASIC公司,变成一家市场导向的Fabless公司。
对于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的区别,Brace解释说,我们说过去LSI是技术导向型公司,是因为LSI是一家ASIC公司,我们不关心客户做什么产品,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提供一种技术服务,帮助客户设计和制造出他们所要的芯片。现在我们R&D的重点是向关键市场提供IP和创新,关注市场的需求。他表示:“当我们向客户销售芯片的时候,他们并不关心我们采用什么工艺。我们不需要在工艺上与众不同,我们需要做的是向客户提供更有价值和创新的产品,关注最终结果。”
新LSI公司的主要产品线和目标市场
ASIC公司这种“技术导向”,也可以理解为“客户导向”——即依赖于少数大客户,这种模式的危险在于一旦下游某个客户出现变故,业绩会大受影响。而且随着产业越来越开放,ASIC研发费用随着工艺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OEM厂商不再采用ASIC芯片,这种模式的缺点更加越明显。
Brace表示,随着战略调整,我们的利润率也在不断上升,和Agere合并,并不意味着我们的调整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会针对每个产品线不断评估,以确定哪些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和LSI未来发展战略,也就是说找到那些发展前景好、LSI又有规模和实力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