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看似是一个信息产业的主管部门制定了一步约束自己的法规,但实际上其最重要的意图是从立法所产生的结果看出的,即信息产业部下了决心,使《管理办法》不仅要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作用,更要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进行一次新的技术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的“绿色”发展。
一年后,在《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前夕,本刊专程采访了信息产业部经运司市场处黄建忠处长。从黄建忠处长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信息产业部这一年在《管理办法》的企业宣贯工作中,做了相当多的努力。尽管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从此更为严格,但电子信息产品整个产业链的污染防治以及产品出口,都有望得到极大的改善。
深刻理解细则是企业的第一关
黄建忠处长总结,信息产业部这一年在宣传《管理办法》上做了很多工作,最明显的是加大了网站的宣传,在信息产业部网站上列出了《管理办法》的常见问题解答。“因为电子产品种类繁多,所用材料和生产过程也不尽相同,所以各企业对《管理办法》细则提出了很多问题,对此,信产部专门进行了‘常见问题解答’,并根据收到的问题不断更新,这种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多企业已经习惯利用网站来查询信息,企业得以更全面理解《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好准备。”黄建忠处长说。
与此同时,信产部还推进了相关标准的制定。《管理办法》相关三个配套标准《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也于2006年11月6日颁布。黄建忠解释,只有确定了标准之后,《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三个配套标准目前对国内企业来说已经基本够用。
由于《管理办法》确定了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将采取分步施行的方式推进,3月1日后《管理办法》施行时,生产电子信息产品的企业,如果其产品是投放中国市场,则只要对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成份,环保使用期限和可否回收利用的情况进行“自我声明”即可。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可以依照《检测方法》标准自我检测或请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依照《限量要求》做出判断,最后依照《标识要求》提供的方法进行“自我声明”。所以,三个配套标准的颁布将帮助所有电子信息企业“迈出”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第一步”。
“同时,我们还启动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的制定,我们先把目录的制定程序确定下来,然后就确定哪些产品第一批放入、什么时候放入。”黄建忠处长说。
据了解,目录管理是《管理办法》确定的有别于欧盟RoHS指令的对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控制的管理方式,其目标对象是所有现在已知含有六种有毒有害物质的电子信息产品,当确认某类产品已经实现产品的替代或有毒有害材料替代,或已经确认替代难以实现但可以做到符合限量的标准,对相关行业来说已经实现了“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则该类产品将被放入《目录》中。《目录》的形成过程将是渐进的,将依照一定的程序,如征求相关企业意见,专家评估等。
据黄建忠介绍,电子产品防污工作是目录管理形式,这种渐进推进的原则,将用立法的手段使更多的生产企业从生产环节重视污染防治,切实采取措施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和减量,从整体上提升产品品质,从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设计和检测环节更为严格
当记者询问国内企业如何使产品更快地符合《管理办法》中的严格要求时,黄建忠处长说,目前我国的《管理办法》与欧盟的RoHS指令还不太一样,我国的《管理办法》要求进入市场的企业对产品进行声明时,应按照配套标准提供的格式、手段、方法、形式,对产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环保期限、废弃后可否回收利用等基本信息和环保信息做一个披露,而并没有要求企业禁止使用有害物质,这一点,企业基本都能做到,企业在贯彻实施《管理办法》时的技术难度和经济负担都不高。简单说,企业这一年要做的准备,就是贴标签、写声明的准备。但黄建忠同时强调,涉及出口的产品,目前不适用《管理办法》,出口产品需要符合的国际相关标准例如欧盟RoHS指令等,都更为严格。
对于进行产品抽查时,如何检测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是否超标,黄建忠处长称“这是一个很技术的问题”,因为电子产品各种各样,一个电子产品并不是一种材料组成的,要想搞清楚产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最好的办法就是这个产品用的材质都是均匀的,有害物质含量就能够有一个百分比,但是很多产品的材质并不是均衡的,比如电子产品的镀层,薄薄一层覆在机体上,非常难测其有害物质的含量。
“我们用了很多特殊的方法,包括化学测试方法比色法等,来对产品进行检测。”黄建忠说。“一些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化学反应难免会产生有害物质,例如离子态六价铬在电子产品生产的化学反应中可能会增加一点,这本属于企业无意添加,但也造成了有害物质的超标,所以我们在责任认定上采取了统一认定方法,即检测出来有害物质超标的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产品,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