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互联网上发出了一封由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和市长王鸿举发出的公开信,希望集结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网友的力量,为重庆这个刚刚诞生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献计献策,并公布了两人的邮箱。不久,各界的回馈信息纷至沓来,甚至带动了一些原本不问政治的技术人员积极投身此话题的讨论。
互联网进入我国20年来,上网已经不再是青年人的专利,1.62亿人的内地网民数量足以从10个中国人中选出1个每周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的网民。网络的巨大影响早已透过社会,渗透到政治层面,更进一步变革着领导者的思维和理念。
博客带动领导干部脱下“面纱”
如今,领导干部通过网上论坛的形式与网友直接交流已经不再是新闻。官员博客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绽放,原本怀疑在中国的政坛不会使官员博客茁壮成长的一批人也逐渐扭转了看法。
尽管官员开博客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并不少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开首脑博客之先河后,诸多国家政要都开设了自己的博客。据报道,我国官员开设博客,最担心的是会有一些情绪激烈、见解偏颇的留言。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官员博客不但多数生存了下来,而且总体状况还不错。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山西省吕梁市副市长成锡锋等政府官员博客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每日更新,点击率也很高,网友留言积极、互动良好。
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官员开个博客就值得喝彩吗?他们的博客就能起到有效开展工作,为群众办实事的作用吗?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这样回应:官员开博尽管不能被定性为是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举措之一,但这种形式无疑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和老百姓更加有效沟通的平台。他们走下了政治的“神坛”,脱去了神秘的“面纱”,虽然他们的博客可能不是用来处理政务工作的,但多数都超越了“私人”领域,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在政治、经济、社会甚至生活等各个加强了沟通,双方的关系也日趋平等。
正如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所言:只要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一定会找到时间。所以他一直在繁忙中在自己的“教育随笔”博客上笔耕不辍。领导干部如果真正认识到与群众沟通的重要性,一定会运用好网络这座高速通道。
网民参政热情呼唤政府网站“革面”
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收容致死案通过网络迅速扩散式传播至全国,网民们义愤填膺的呐喊直接冲击了当时的收容遣送制度,拉开了公众通过网络发表政见的序幕。
近期,重庆钉子户、山西黑砖窑、郑筱萸被判死刑等一系列同制度、法律、政治息息相关的事件都调动了广大网民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热情。
网络为网友参政议政提供平等、互动的平台,为舆论监督创造了新的阵线。全国两会期间,网民们热切关心的事件也引起了温总理的密切关注。再审视一下,网民发表意见的载体多数是门户性的商业网站和新闻网站,透过政府网发表热情评论的少之又少。
有媒体报道并批评了一些政府网站“打瞌睡”的现象,前段时间某省政府网站多数栏目都虚设,点开“招商引资”项目完全看不到任何信息;一些政府也对不注意网民意见的部门和单位采取了行动,河南省洛阳市两个市直单位和三个县政府,还因为在政府网站上“只看贴不回帖”,受到了市政府的通报批评。有网友评论:“看贴不回”表面看是一个网络交流互动的问题,但体现在政府网站上,反应的更是一种懒政的行为,一种淡漠民情的行为,是官僚主义作风的一种新的反应。据了解,一些地方对政府网站的投入并不低,后期的运营成本也不少。政府网站要想成为“24小时不下班的政府”,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平台,在重视网友声音外,更要加强应用,做好网站的各项配套措施,尤其要从技术上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近期几起政府网站被“黑”的事件更加凸现了一些网站在技术方面的薄弱,各级政府网站建设者观念上的重视只是迈出的第一步。
最近在某高校相关院所组织的对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中,“在线办理事项能真正在网上实现”这一项的实际绩效和群众的期望服务值差距最大;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去年3月的调查也显示,不同地区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应用项目发展滞后,满足不了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需要”作为首选项。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我们的政府网站建设之路任重道远。
期待官员与网络更多互动
据报道,今年两会期间,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给湖南的宣传部门布置了一个课题:党政干部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这个名字经过了几次变动,最先是“利用”,然后是“运用”,最后定为“党政干部如何运用互联网加强工作”。名称的几次变动,显示了领导对互联网的重视逐渐提升。互联网这项新事物从产生到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总要经过一个渐进的过程。与传统的政治工具而言,它还显得很稚嫩。尽管先天的优势使它从多种传播工具中脱颖而出,公众来到这里参政议政、指点江山、谈是论非,进行没有距离的交流。从高层到基层越来越多的官员也在这里听取民意,了解民情,甚至寻求群策群力的帮助。观念上对互联网政治的包容本身就是时代的一种进步,如果我们采取的是封堵网络言论,阻碍互联网政治发展的做法,就不会今天网民会对时政如此关注,领导干部也不会有紧跟时代的思维和全球化的视野,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
互联网今天与政治的互动,有良好影响也有不利作用,期待网络与政治能有更多的互动,使政府的信息更加公开,民意民情更加真实的反映。也期待网络中一些虚假的信息、不安全的因素可以通过法律等形式予以规范,使得互联网与政治的互动更加良好、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