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电 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与创新突破,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率先在国内成功进行了1-1.5千瓦的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MCFC)发电实验,取得了在国外一些国家至少需要6年甚至10年左右时间才能获得的成果。 参加项目评审的专家认为,它整体水平达到了当前国内领先水平、国际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连续地把燃料中的能量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与传统的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取得热能再转化成机械能最终获得电能(即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方式不同。因此它具有发电效率高、污染小、可用作分散电源、不需要大量冷却水等优点,被认为是继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大发电方式,是21世纪清洁能源之一。
燃料电池依据其工作温度不同,一般分为低温、中温、高温三种类型。上海交大燃料电池研究所研制的MCFC燃料电池全称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其工作温度在600-700 摄氏度的范围内,用碳酸盐作为电解质,属于高温燃料电池类型,是当今国际燃料电池界公认的一项尖端科研项目。与会的中国专家们认为,配合“西气东输”,如果用天然气作燃料,将可实现MCFC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并可大大缓解上海地区用电紧张的状况。
|